
舊貨市場還可以找到,從 日據時代到台灣光復 遺留下來的老東西
誰家都可能有幾樣舊貨,畢竟台灣也剛走完那段歷史
這些老東西,都是 1895 年到 1945 年左右台灣史的活教材

果盒
日據時代店家用來送禮用的白瓷果盒
兩隻鶴、幾朵雲,四方連續的和風設計,
圖案、配色簡潔優雅。淡淡的美,帶著淡淡的愁….
果盒背面印著「山城商店」字號,附上的電話號碼,還是三位數的
令人聯想到電影「悲情城市」浮現九份山城的場景,
耳邊彷彿也響起由立川直樹所完成的「悲情城市」的音樂
那淡淡的、壓抑的愁與美吧!

碗公
這幾個碗公也就是平民百姓家用的粗陶的碗公
當時是大量、疊起來燒製的,所以碗底都有一圈素底
另外左邊兩個上釉帶彩的碗公,那又稍微高級一些
以前 Joe 唸大學時偶而與幾個同學,在淡水河邊散步
夕陽漁帆,淡水河畔來一壺老人茶、來一碗花生米!
一碗粗鹽的瓜仔或帶殼花生,當時店家就是用這種老碗公。

燉盅
這種燉盅現在菜市場還可以買得到
平常燉點雞湯、魚湯、中藥都已經沁到陶盅的紋路上
盅底印著「東宝」字樣,盅蓋上印著漢式雙囍字及幾個鳳鳥圖騰
日據時代台灣本土的老燉盅

竹椅
這兩把竹制老圈椅,像不像電影「一八九五」的客家道具?
竹子的質地,繁複的線條,沒有一根鐵釘,純粹是竹鉚嵌差的手工
閒坐老竹椅夜裡讀書,清茶一盞、書一卷,不覺到天明…

油紙傘
這是美濃客家的老師傅手工素面油紙傘
喜歡它的竹骨、紙皮、線裝結構的美
還有那微微淡淡的桐油味!

電話機
這個老電話還不算太老!比手搖電話進步多了
它的底部還標明著,早期 “ 跨國合作 ”的科技歷史
日本國株式會社、台灣通信有限公司合辦榮譽出品,還有 QC 品檢章
那個年代還挺講究品質意識的。接上線依然可以使用!

船鐘
這個精工社( SEIKOSHA )的舊鐘
一樣要上發條、沒有秒針、可是不會報時
水晶玻璃表面、不易磨損,玻璃門還可以打開
每 10 天上一次發條,一直用到現在,還算很準
這個鐘是以前船上用的,日本時代的老東西
也不知道是戰艦還是商船上的?
這個老鐘跨過歷史的變遷,走著、走著…
走過多少歲月、笑看人世間的風雨故事!